看好当前市场行情 原公募“一姐”王茹远火速成立私募

2014-11-07 09:30:50 来源:中国证券网

  【核心提示】在离职仅仅十多天后,公募基金“一姐”王茹远,就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公司。记者从知情人士获悉,上月刚刚宣布离职的“基金一姐”王茹远,已经在11月3日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公司。

  王茹远新公司资料图

  同昔日的“基金一哥”王亚伟离职奔私相比,“基金一姐”的动作可谓神速。(相关阅读:基金圈昨日独家报道王茹远动向)10月17日宣布离职,仅仅17天后就注册成立新公司。资料显示,2012年5月初离职的王亚伟,当年9月28日注册成立新公司深圳千合资本,并在当年年底发行私募产品“外贸信托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王亚伟最新净值:测算王亚伟最新净值:三季度斩获51%的收益

  沪上投资圈某资深人士表示,从现在回过头看,王亚伟发行产品时点选择绝佳,就在王亚伟发行产品的2012年12月底,正是新兴产业牛市行情的启动期,从那时到现在,代表新兴产业的创业板指数翻了一倍多,1100多只个股股价翻倍,股价飙涨两倍以上的就有300多家公司,涨了三倍的公司逾百家,涨幅最高的高达10倍。尽管王亚伟2013年业绩不尽如人意,但在这种结构性牛市行情中,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非常抢眼,其产品最新净值已经超过1.8元。

  “从王茹远成立私募基金的速度看,表明她非常看好当下的市场,估计会很快发行自己的私募产品。”

  王茹远资料图

  据接近王茹远的某业内人士表示,王茹远认为市场前段时间持续上涨,当前投资要更加谨慎一些,尤其是每年四季度都是资金兑现阶段,这会导致市场震荡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样意味着存在入市布局的良好时机,“考虑到四季度末市场将转向高送转以及业绩行情,在此时买入具有高转送的优质品种将会在下一阶段获得优势。”

  在王茹远的离职信中,她表示,中国经济转型阵痛体现在股市上,已经经历从2008年到现在长达6年的指数低迷,“新一届政府对经济转型的决心、反腐的力度给了股市新一轮牛市的信心,过去老百姓大部分资产配置在房地产和房地产有关的领域,房地产相关资金开始往股市搬家已经初露端倪,在赚钱效应的带动下,演绎出一轮波澜壮阔的由估值修复到资金推动的泡沫行情。祝愿大家都能享受到这样十年一遇的大行情。”

  【昨日独家】王茹远成立私募! 公司名称、地址等曝光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上月刚刚宣布离职的“基金一姐”王茹远,已经在11月3日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公司,新公司名称为“上海宏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显示,法定代表人为王茹远,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合资),经营范围为:投资咨询;商务信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金融信息咨询等。

  【近期基金圈微信独家稿件】公募一姐王茹远离职深情告白

  感谢在宝盈大家共聚一堂觥筹交错不醉不归的日子;怀念那些因为同事之间开玩笑聊天过于欢乐而被领导提醒不可“和谐有余、进取不足”的日子;感动在我们业绩压力曾经最大时彼此扶持的岁月;感恩汪总和其他领导及时启用,才能让市场春风来临之时铸就我自己的春风得意!更感谢宝盈每个人默默的付出,燃烧了自己,把光芒都给了我!

  【其他媒体报道】 “公募一姐”宝盈基金王茹远“奔私”

  在“公募一哥”王亚伟转战私募后,“公募一姐”近日也选择了“私奔”。

  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披露,2014年11月3日一家名为“上海宏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而法定代表人正是王茹远。而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证实,该公司法人代表就是原宝盈基金经理王茹远。

  【王茹远其人】 《王茹远这么说》疯传

  王茹远自2012年6月30日以来,担任着宝盈核心优势混合A、宝盈核心优势混合C基金经理。任职期间,宝盈核心优势混合A和C基金长期处于同类基金业绩第一梯队,其中宝盈核心优势混合A更是以56.40%的年收益获得了2013年度混合型基金冠军。王茹远管理的宝盈策略增长股票基金业绩同样出色。据Wind资讯数据,王茹远任职期间,该基金总回报为41.86%在同类的570只基金中排名23位,超过基准27.67个百分点。

  对于如此业绩,王茹远被业内称为“公募一姐”。然而王茹远似乎对公募基金已经厌倦,她近日发文称:“互联网社交化已经改变了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方式。传统的调研方式、内部报告、答辩、入池、买卖约束等都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大家看到的结果可能是越是流程严谨的大基金,投资业绩越赶不上趟。”

  【公募奔私记】公募基金经理弃“公”奔“私”成主流

  某基金经理在与记者交流时表示,相较于公募基金行业,私募基金无论是在制度上还是个人发展空间上,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吸引力。他认为,公募基金公司的管理制度较为严格、透明,确实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受制于法律法规,长期以来对基金经理的激励却十分有限,这令很多优秀的基金经理产生了“性价比过低”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