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圈里的太极风:白天玩K线 晚上打太极

2014-12-16 11:49:45 来源:中国证券网

  【核心提示】 太极,讲究阴阳平衡;投资,追求多空之道。太极气运丹田,要旨在静心屏气;投资血脉贲张,常常是弹指一瞬……太极与投资两种不同的爱好与境界,看似矛盾,却又神似相通,在北京金融投资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两者并举,水乳交融。

  白天,他们是奔忙于项目与市场间的投行精英或基金经理,在K线中寻觅价值洼地;晚上,他们又是一群太极爱好者,在拳法中信步人生;或许他们的道行深浅不一,但他们都有对太极与投资哲学的独到理解。

  “股市是一个多空变化的市场,人的情绪在两极之间交织,如果想在这个市场长期获利,首先要学会认识和管理自身的情绪脾性,阴阳平衡才不会被市场牵着走。”陈氏太极传人、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如是称。

  先学拳架子、后学推手、然后炮锤、最后器械……从掌握基本套路的业余拳手到深悟太极精髓的专业拳手,不仅需要用正确的方法,还要集中训练约一万小时,而成为一名出色的投行精英或基金经理,其道理也大致如此。

  【奇景】金融街上的太极班

  暮秋的北京城,入夜的金融街,白天的繁华已经散去,三三两两的行人裹紧了衣领来去匆匆。

  此时,坐落在金融街上的某机构院内,却依旧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在路过的行人看来,院内的这群人似乎是在用一种非常“奇特”的方式走路:他们双手叉腰,挺胸抬头,每出一步,必先把一条腿蜷曲收缩提至腰际,而后向外45度方向“滑铲”出去,待重心随之移定,再提另一只脚,蜷收、出腿,由此重复刚才的动作。院子不过数十平米大小,但当他们这样走上一个来回之后,已经是个个满头大汗。

  仔细听去,除了鞋底摩擦地面所发出的“刷刷”的声音外,又间或夹杂着一名男子“脚尖内扣,脚跟着地”的喊话声。

  若是偶尔有个别“行家”走过,看到这“奇特”的场景,则会微微一笑:哦,这是在练太极基本功啊。

  这种在太极拳里被叫作“铲步”的步法,的确是众多招式的基础;而这群热火朝天练习的人,则是一群自发组织起来的太极拳爱好者、“道·太极四期班”的学员;那位发口令的男子,是他们从河南陈家沟专门请来的陈小群师傅——陈氏太极第二十一世、十二代传人。

  从9月中旬开始,这个20余人的学习班每晚都会准时出现在这个院内。“一般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是站桩,大概20分钟左右,然后是铲步练习,来回200步,接下来练习缠丝云手,再是分解动作讲解,最后是完整的陈氏十八式套路,”一名学员介绍说到,“因为每节课需要大约2个多小时,只能晚上下班以后过来,还好离单位比较近。”

  如其所言,这个班级的学生,以金融街上的相关从业者为主,而上课地点的选择,正是出于就近方便的考虑。

  “我们班上光是公私募的基金经理就有好几个,此外还有投资公司的高管、研究团队的骨干、财经媒体的记者,而提供场地的这家机构,不少员工也和我们一起在学拳,”一名学员笑称,“都是金融街上的街坊。”

  对于这群工作繁忙、惜时如金的金融圈人士而言,每晚抽出两个多小时的固定时间,来静心练习一种与工作看起来没有直接关系的“技能”,似乎是件奢侈的事情,往往需要“排除万难”才能做到。

  “当时是发了很大的愿,才下定决心来学拳的。”学员刘新(化名)这样说:“晚上正是加班、应酬最多的时候,为了学拳,下了狠心把工作都提前安排好,应酬统统都推掉,这才挤出来两个小时。”

  基金经理出身的刘新,现在已是市场上一家颇有名气的投资机构高管,但在这个班上,他只能从零学起,而学习的过程也远比看起来艰苦。“比如站桩,看着简单,其实对于我们初学的人来说,感觉全身每一块肌肉都很吃力,站完满头大汗;再比如‘白鹤亮翅’这一招,全身重量要集中到一条腿上,上半身还要做到‘斜中寓正’,”刘新说,“感觉像在学跳舞。”

  除了上课时间的固定练习,师傅亦要求他们在课程结束后尽可能多的自我练习。“同学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互相报数激励,比如报20+5+100,20的意思是站桩20分钟,5的意思是套路打了5遍,100则就是说,缠丝云手打了100遍。”一个典型的锻炼成果是,有学员在两周不到的时间内,瘦身将近十斤。

  在教拳的陈小群师傅看来,这群学生的确有其特别的地方——“金融圈的学生文化水平普遍很高,非常自信要强,学拳比较快;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精神上身体上也背负了极大的压力,普遍疲惫不堪,因此也需要在练习太极的过程中求得身心的放松。”

  【意义】既是强身健体,也是文化传承

  “太极拳是内家拳,其实做投资,也是练内功,讲究循序渐进,”作为“道·太极”微信群里的师兄级人物,吴昊天具有一种把太极思想与投资理念结合阐述的能力,“所以我经常跟新进入风投行业的同行谈到,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当你的内功修炼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现更有价值的机会,所以一定要积累内功、循序渐进,就像太极要把每一招打好,再打下一招,所谓‘上招圆满,下招自现’。”

  吴昊天的另一个身份,是某股权投资机构总裁,拥有二十余年的投资和风控经验。在他看来,自己“稳健持重”的投资风格,与练习太极不无关系。

  “自从学太极以来,我感觉身体柔韧性、体质都有增强,平时小感冒几乎没有得过,”吴昊天总结道,“更重要的是,心态更加平和,投资节奏把握更好了,这是自证自悟的一个过程。”

  太极拳与金融从业者之间这种天然的亲和性,已经引起了企业管理者的注意。事实上,为了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中金公司就曾举办内部的太极拳培训班。

  “我从47岁开始练习太极,当时是通过公司组织的活动,”曾在中金工作的王令芬回忆道,“印象最深的,就是2000年左右,三个大项目同时在海外上市,工作压力不堪重负,当时的放松办法就是,找个地方去打太极,什么也不想。”

  退休后的王令芬,与太极拳的缘分愈深,在其与一些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之下,以金融圈人士为主的“道·太极”公益培训项目终于得以建立。

  “太极需要长期练习才能见效,所以我一直想有一个稳定的学习场所、一位专业的太极师傅,”作为主要组织者之一的盛梅这样表示。这位某大型投资机构的高级经理无疑是太极拳的忠实粉丝——除了参加公司内部的太极协会之外,为了拜到名师,她还曾专程飞到广州参加一周七天、一天六个小时的“魔鬼太极训练”,强度之大以至于“有阵子只能像机器人那样走路”。在经历了广州的求学之后,盛梅心想:为什么不能把好师傅请到北京来呢?此想法与王令芬等人不谋而合。于是,在太极爱好者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帮助下,“道·太极”就这样在金融街落地开花。

  作为北京“驻点教学师傅”的陈小群,曾在很多城市开班授课。但在北京的金融圈人士中,他格外受到欢迎,这些热情的学生们还众筹资金租下了一间练功房,作为固定的教学练习场所。至此,众人所期待的“稳定的学习场所、专业的太极师傅”,皆已具备。

  “太极拳讲究松、静、虚、定、空,对于这些金融圈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需要内心的一丝平静,身体的一刻放松,譬如闹市中的一片净土、深山中的一潺溪水、沙漠中的一汪绿洲,”陈小群解释说,“这应该就是他们钟爱太极拳的初衷。”

  从某种程度而言,当这些金融圈人士与太极拳深度联系在一起后,一种新的文化似乎也由此衍生。“太极是一种修行”,一名学员这样谈到,“大家在一起不论年龄,不问职务,只问学拳论道,纯粹!”

  在由一期到四期班学员组成的“道·太极”微信群中,谈论练拳感受无疑是最常见的发言类型。

  “这几天打拳,能清楚体会到中医里面的冬季养生要领‘无扰乎阳’,几趟拳下来,感觉身体就是江边的礁石,冬天潮水退去,乱石嶙峋的味道”,一位修为颇深的师兄在群里的发言,很快便会引来师弟师妹一片似懂非懂的赞叹。在这个太极群里,中医、养生、乃至国学,都是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用他们的话来说,这几样学问“一脉相承”。

  “之前对传统文化有很多误读”,一位学员发言说,“自从练了太极之后,方觉今是而昨非——下班打太极,睡前读经典,这样的日子有意思啊。”

  当然,在这个微信群里,那些能把太极理念和金融业务“融会贯通”的段子,也能获得大家一致的捧场——比如在12月9日的A股下挫之后,有群友这样写道:“今天股市大跌,颇让我有点打拳时沉肩坠肘的感觉,突然想起师傅强调的站桩要领,我就想明白了——什么叫‘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啊!就是有上就有下,轻的升天,重的入地。”

  【基金经理聚焦】一位私募老总的太极投资观 炒股不妨“打太极”

  生于1971年的陈宇,职业身份是神农投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而在工作之外,他自称“一个练太极的股市农民”,是陈式太极拳传人和义务传播者。

  ——————————————【基金经理近况】———————————————

  多名前员工被传涉案 华夏基金老鼠仓案被曝“升级”

  基金业老鼠仓升级。华夏基金被曝查出“老鼠仓”行为在任和离任员工约6人至7人,其中包括现任天弘基金总经理郭树强。昨天,天弘基金予以否认,称“郭树强总经理一直正常上班”。

  老鼠仓传闻突袭公募前两强 天弘基金郭树强涉案

  虽然老鼠仓传言常有,但基金公司总经理此前尚未被卷入。不过,上周末天弘基金却成为了第一家总经理郭树强被曝涉老鼠仓案的公司。尽管此事尚未最终定论,但这一事件不可避免给天弘造成了影响。

  牛市来了人却走了 公募基金激励缺失人才难留

  2014年来,A股结构性机会凸显赚钱效应,加之上市公司大规模收购、兼并等资产重组行动,加速了基金专户资产管理规模迅速增大的进程。当下,向外看,有券商资管、阳光私募等渠道直接竞争;向内看,专户投入产出比不高,资源投放不足,优秀人才频频公转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