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震荡高杠杆如走钢丝 融资高企公司谨防踩踏

2015-05-28 16:07:42 来源:中国证券网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邵好)5000点近在咫尺,两融风险亦在加剧。

  连续上涨行情给了市场冲击5000点的信心,但在这一整数位关口,多空双方分歧正在加剧。与此同时,A股两融余额还在不断放大。截至5月27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连续6个交易日站稳在2万亿元关口。当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为2.06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再度增加。

  在分析人士看来,融资杠杆在放大盈利的同时,也在不断积聚风险,考虑到监管层对两融风险已有所担忧,一旦行情出现较大震荡,其可能出现的踩踏风险不得不防,因此,投资者最好对一些融资余额高企的上市公司敬而远之。

  监管层发声 机构降杠杆

  近日,有关证监会将严打场外配资灰色地带以及收紧两融的迹象已十分明显。

  在银河证券的一次座谈会中,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强调,最近一段时期,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融资融券业务风险以及随之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证券公司接下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两融业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和加强。要对两融客户分类,对于客户亏损情况、单一客户持仓集中度情况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记者注意到,海通证券、广发证券、长江证券等多家券商已在近日宣布上调两融保证金比例。海通证券宣布,自5月28日起,将全体信用客户融资(券)保证金比例再度上调5个百分点。

  长江证券也表示,自2015年5月28日起,对部分担保证券折算率及标的证券范围进行调整,融资保证金比例下限由不低于60%,调整为不低于80%(ETF除外)。几乎同时,广发证券也宣布,为控制融资融券业务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自5月26日起,将融资融券业务标的证券的融资保证金比例由70%上调至75%。

  此外,随着个股飙涨,券商对于两融标的的调整也越发频繁。5月27日,平安证券宣布将73只两融标的剔除出库。“公司是基于市场行情和个股基本面进行动态调整,主要是为了防范个股风险。”有市场人士如此分析。

  多位证券公司人士透露,目前股市的疯狂,融资融券等杠杆资金功不可没,牛市带有明显的杠杆烙印,券商公司的融资资金也捉襟见肘。即便是作为券商龙头,中信证券的融资额度也几近用完。

  不少公司融资余额高企

  一边是监管层和机构对两融风险的担忧,另一边则是部分公司融资余额的不断高企。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超过15%的就有32家上市公司。其中,卓翼科技、蒙草抗旱、鸿博股份、博瑞传播、数码视讯、北纬通信、一拖股份、粤传媒、高鸿股份和闰土股份共10家公司的融资余额占比甚至超过了16%。不仅如此,卓翼科技、蒙草抗旱和鸿博股份三家公司的融资余额占比甚至超过了20%,分别为26.09%、20.98%和20.41%。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融资高企的公司大都在近期走出了一波不错的上涨行情,一旦整体市场出现调整,这些公司恐怕都难以幸免。

  以融资余额占比最高的卓翼科技为例,截至5月27日,其融资余额高达16.18亿元,而其截至5月28日午间收盘时的市值仅为62.61亿元,占比高达26.09%。回看卓翼科技5月以来的走势,公司股价已经从14元区间涨至18元以上,短期涨幅近30%。

  除了融资余额高企之外,部分公司的单日融资买入额占比也在处于高位。统计数据显示,5月27日当天,就有长园集团、中鼎股份、海信科龙、创元科技、鄂武商A、吉林敖东、数码视讯、马应龙、洪涛股份和中信国安,总计10家公司单日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例超过30%。这意味着,当日买入上述公司股票的资金中,有超过30%是由杠杆支撑。

  尤其是中鼎股份,其在5月27日的成交额中有39.75%来自融资买入,而公司股价经过前期上涨之后,已经出现了见顶回落的态势,如果跌幅加深,这些高位杠杆买入的资金都面临爆仓的风险。

  警惕行情变脸的踩踏风险

  在行情火爆中,融资买入无疑给看多的投资者带来更多收益。但是,一旦行情变脸,融资杠杆释放的破坏力也相当惊人。

  最著名的案例当属*ST昌九。在赣州稀土另嫁他人之后,*ST昌九陷入了最黑暗的10天,市值蒸发了70%,这也直接导致融资买入者的爆仓。

  按照规定,券商两融标的保证金比例具体分为融资保证金比例和融券保证金比例。其中,融资保证金比例是指融资买入时交付的保证金与融资交易金额的比例,计算公式为:融资保证金比例=保证金/(融资买入证券数量×买入价格)×100%。如融资保证金比例为50%,那么,只要股价下跌超过50%,顶格融资买入的投资者就将血本无归。

  事实上,彼时,*ST昌九的融资余额仅为3亿元,占总市值的比例也不过7%上下。以此为基准反观上述公司的融资数据,其风险可想而知。

  行情的短期飙升给了融资投资者巨大的信心,融资买入高位股票已经成为不少投资者的“炒股心得”。正因为此,动辄30%、40%的单日融资买入比例已经在A股变得司空见惯。然而,当大量高位标的的自由流通市值中,有超过20%甚至30%的份额是用杠杆支撑的话,行情一旦进入调整,那些融资买入者风险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行情反转之下,杠杆资金无疑会率先夺路而逃,而这将直接导致股价雪崩式下挫,反过来这又将进一步刺激市场情绪,使得更多资金出逃,几轮跌停之后,这些融资投资者或许不得不面对困境。